一个便利店,想要提升客流量,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顾客得愿意进店。那么除了我们前期说到的门店要敞亮、布局要合理、陈列要规整以外,影响顾客进店的因素,还有哪些呢?
顾客愿意进店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需求的商品都能买到。简单来说,就是商品品类要齐全,商品覆盖面要足够宽。
我们都知道,便利店80%的销售都来自于畅销商品,于是,很多经营者就会选择不经营不畅销的商品,因为经营这些商品,陈列空间、时间、精力,以及占用资金等等,这些商品的销售可能还不足以覆盖这些成本。这样的计算并没有什么问题,但这样的计算只看到了不畅销商品的直接销售,却看不到这些商品带来的背后利益。
不畅销商品,分为两种:一种是畅销品类中的某些不畅销品牌,例如水饮中的某些单品,其他水饮都销售比较好,唯独一两个商品销售极差,这样的商品可以选择不经营,这是真正的不畅销商品;另一种不畅销的商品是本身这个品类就是一个覆盖消费群体范围较小的品类,例如劳保手套、卤料、花露水等等,这些商品很大一部分顾客从来不购买,但一定有部分顾客有需求,这部分商品,行业称之为“结构性商品”。
结构性商品,注定不能给门店带来高销售,却能为门店留住顾客、不让顾客流失做巨大贡献。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顾客需要劳保手套,进入了你的便利店,你门店没有这种手套,顾客必定转身就走,下一次顾客需要买一瓶花露水,顾客就会想,他家应该没有这个商品,于是就直接转向了竞争对手的门店。反之,如果之前顾客在你门店买到了劳保手套,需要花露水的时候,她就会想,你门店应该有这个商品,自然就会进店。这种情况对于便利店来说,做好了,顾客粘性就会越来越好,消费者复购就是叠加增长,做不好,顾客粘性就会越来越差,复购率就会断崖式下跌。
总之,结构性商品,同一类型的单品可以不多,甚至只要一个单品即可,但是一定要有。